今日辟谣(2024年5月30日)
2024年5月30日 提 示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项 详情:2024年高考临近,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、辟谣从容有序备考,年月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、今日贩卖制造焦虑,辟谣甚至实施诈骗、年月诱导考生考试作弊,今日严重扰乱高考秩序。辟谣为此,年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,今日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辟谣一些典型案例,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年月务必提高警惕,今日谨防上当受骗,辟谣做到诚信考试。年月 一、组织高考作弊,逃不过法网恢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组织作弊的”“向考生提供试题、答案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,知法守法,不要一时糊涂,抱憾终生。 二、“李鬼”终难变“李逵”,以身试法不可行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,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,以身试法终将“自食恶果”。 三、避开安检带“装备”,作弊未遂毁前程 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。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,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、各科成绩无效。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,服从考务人员管理,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,遵守考试纪律。 四、花钱保送不可信,没有“馅饼”有“陷阱”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。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“内部招生”“花钱保送”。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“花钱能买大学名额”“特殊渠道录取”等为幌子的行骗。 五、高考志愿被篡改,信息泄露需警惕 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、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,时刻保持警惕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,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,侵犯个人权益。 六、“占坑帖”当噱头博眼球,涉考“恶作剧”不可碰 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发布“占坑帖”的方式,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“押中真题”的信息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。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,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,也涉嫌违法,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。(来源: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)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宿松县“政青夜学课堂”开设“国土空间规划”专题课程 赋能青年干部成长 宿松新闻网
- 武切维奇26+13米克斯罚球制胜 魔术加时胜76人
- NCAA第7日:堪萨斯大胜晋级 泽维尔大学再爆冷门
- 手机设计衣柜软件使用指南
- 中石油在河北涿州举办天然气管道保护宣传活动
- AI时代的物流创新:人类依然是决策核心
- 个人装修设计软件推荐及使用指南
- 各大媒体关注:山东重工勇夺重卡与新能源重卡销量双第一!
- 俄军向乌克兰机器人投降时,人类战争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丨军事
- 警惕!境外情报机关黑手伸入职场交友软件,国家安全部最新提醒
- 单场记录:张伯伦得分+篮板王 斯凯尔斯30次助攻
- 凝贺兰山东麓之灵气:长和翡翠珍藏赤霞珠
- 新规速递|实验室如何应对GB 5009.268
- 蒙格:我跟巴菲特不買保險|天下雜誌
- 疑似日本定制冠军?“小孩”曾卓君获EWC《饿狼传说》亚军
- 考辛斯41+17戴维斯19+13 鹈鹕双塔发威复仇灰熊
- 有钱人家阳台不装吊柜有原因,老木工一言点醒,后悔我家装早了!
- 厦门火炬高新区“双创”工作再获国办点赞
- 亚朵“枕套事件”暴露酒店混洗乱象,洗涤市场低价竞争埋隐患
- 库里短暂低迷后迎来爆发 戏耍德拉飚高难度三分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